本文共 1941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执行linuxshell脚本命令
./ start.sh
sh start.sh
bash start.sh
查看目前使用的端口号(因为最近的项目,查看线上日志文件,忽然发现有一个mqtt服务没起来,原因是因为端口被占用了)
netstat -aptn命令行,查看所有开启的端口号,
公司服上只能用yum
由于h5小应用需要打包,因此少不了必要的命令7z,安装命令如下
yum install -y p7zip*
更改文件所属组及所有者,目前为root权限
递归更改test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所有者为admin chown -R admin test
递归更改test目录下所有文件的所属组为admin chgrp -R admin test
更改文件权限
chmod +x/r/w 文件
ll后命令行结果解释(此处转载,原文链接:)
在linux下使用“ls -l”或者“ls -al”或者“ll”命令查看文件及目录详情时,shell中会显示出好几列的信息。平时也没怎么注意过,今天忽然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,于是整理了这篇博客,以供参考:
首先给出一张典型的显示结果:
第一段表示文件创建者/所有者对该文件所具有的权限,第二段表示创建者/所有者所在的组的其他用户所具有的权限,第三段表示其他组的其他用户所具有的权限。
另外,这里还有2个很特殊的属性,平时不怎么常见,这里也顺带解释一下:
综合起来可得,对于back_init文件,其创建者/所有者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,其创建者/所有者所在的组的其他用户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,其他组的其他用户则具有可读可执行但不可写的权限。
对于目录文件,表示它的第一级子目录的个数。注意此处看到的值要减2才等于该目录下的子目录的实际个数。
比如这里的include目录下,其实是没有子目录的,所以应该是0,但是它这里却显示2,这是因为要加上.目录和..目录。在linux下,.目录表示当前目录,..目录表示上一级目录。
这也可以解释上图中第一行的.目录下的3和第二行..目录下的26。因为当前目录下有一个include目录,所以加上.目录和..目录这2个目录就等于3,所以第一行会显示3。而上一级目录共有24个目录,加上上一级目录的.目录和..目录这2个目录,所以这里的第二行显示的是26。
对于其他文件,表示指向它的链接文件的个数。
如果是文件,则表示该文件的大小,单位为字节。
如果是目录,则表示该目录符所占的大小,并不表示该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大小。当然,这里需要使用系统缺省的配色方案。如果你自定义了shell的配色方案,则有可能与上面的定义不一致。
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,可以看到上述的图片中,back_init文件的后面还带了一个星号(*),这也是linux系统下用于标记可执行文件的另外一种方式。也就是说,凡是文件名后面带了一个星号(*)的,都是在说明这是一个可执行文件。